范士喜:要将大学打造成师生的信息共同体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5-12浏览次数:462

很多高校的信息化拘泥于技术本身,始终在教育管理、业务系统等外围打转,并固执地用自己的话语体系推动信息化建设,难度很大。 

  在接受采访时,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网络与计算中心主任范士喜表示,这是高校信息化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其根源在于还没有深刻地认识到信息化与信息技术的区别。

 

范士喜 

哈尔滨工业大学( 深圳 )网络与计算中心主任 

信息化关键在于“化”字 

《中国教育网络》:近些年来,中国高校的信息化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尤其是“双一流”建设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您的角度来看,如果对比五年前甚至十年前学校的信息化,当前有哪些进步最让您触动? 

范士喜:我自2004年开始从事教育信息化工作。多年来,技术蓬勃发展,应用层出不穷。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信息化融入教学后实现了教学形式的改变,从传统教室到多媒体教室再到智慧教室,其中蕴含着教学信息容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双重“进化”。

  如今,智慧教室能够支持不同的教学场景,师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场景开展教学活动,例如:研讨式教学、远程互动教学、VR教学、在线辅助教学等。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是多种场景的并存:例如讲授式教学可以与研讨式教学结合,增加师生互动;通过实体教室可以与外界直接视频互动,拓展教室的边界,提供体验式教学;而通过VR教室,可以随时模拟需要的环境,为音乐、美术、诗歌等艺术类教学提供情境体验。

  此外,教学组织和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高效性也得到了提升,系统将教学空间、网络空间、课程资源、教师和学生有机整合到系统中,实现自动排课、教室资源实时查询、教室集中管理运维、在线教学、泛在学习等,高校教学从“手工”时代跃升到了信息时代。

《中国教育网络》:您认为高校信息化一直以来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范士喜:虽然高校信息化近年来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但一直以来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高校“信息技术”的工作做得较多,“信息化”的工作做得较少,信息化“两张皮”的问题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

  长期以来,有些高校的信息中心或者信息办都将信息化认知为技术方案或信息系统,当然这些是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本质上属于信息技术,与信息化还有所区别。

  对于信息化的理解误差使得信息化人员容易用技术的语言体系与校领导和业务部门进行沟通,由于双方语言体系不通,沟通不到位,推进难度很大。信息化,关键在于“化”字,化是指缓慢地改变,最重要的是要改变人。

  因此,推动信息化有两方面工作:一方面,需要加强宣传和引导,提高认知,信息化是所有人都需要参与的工作,不是一个人或一个部门就能完成的;另一方面,作为学校信息化的支撑单位,网信部门更需要学会转换语言体系,与学校领导、其他业务单位有效沟通,实现共赢,共同推动高校信息化的发展。

  实际上,信息化还体现了系统论的思维,它代表了一种信息技术被高度应用,信息资源被高度共享,从而使得人的智能潜力以及社会物质资源潜力被充分发挥,个人行为、组织决策和社会运行趋于合理化的理想状态。

  具体到高校信息化,就是高校的体制机制、管理模式、教学科研、师生生活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从根本上改变师生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和学习模式,提升学校治理能力。

  明白了信息化与信息技术的区别,我们就会发现,当前很多高校的信息化,还在致力于五年到十年前已经在做的事情。

  当然,这与中国高校信息化发展不均衡有很大关系。在教育信息化2.0的新时代背景下,尤其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教育实践的启示下,信息技术必须要加速与高校教学科研等主体功能相融合,而不应该只是拘泥于技术本身,在教育管理、业务系统等外围打转。

从三方面实现高校信息化跃升 

《中国教育网络》:您认为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切入来改变这种状况? 

范士喜:想要在新时期实现高校“信息化”的跃升,我认为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打通社会需求,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高校要坚持立德树人这个中心环节,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从供需关系上看,高校培养的学生除了一部分继续进行学术深造,大部分都要走向社会,寻找工作。

  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除了毕业生数量基数高、经济发展周期等客观原因之外,高校与社会、企业需求之间存在距离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比如,高校的课程体系能否与社会需求、企业需求相匹配,知识图谱能否与科技发展相衔接,学生能力能否与行业要求相适应。

  这些都需要相应的数据来支撑,更需要建设平台来为双方提供服务。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通过互通、共享、反馈数据来指导教学,改进教学手段,完善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真正解决“培养社会急需人才”的问题。

  甚至可以考虑直接引入社会资源参与人才培养,例如引入认可度比较高的企业认证,将其作为学分的组成部分,聘请从业高端人才走进课堂,允许一部分奇才、怪才的出现。

  第二,建设“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环境。传统教育的两分法中,对于学习的时空分割是非常明显的,比如,通常将教室上课、讨论,室内作业等场景看做是学习时间,其他情况下就是生活、娱乐时间。然而在信息化支撑下的终身学习时代,传统的学习时空界限将被打破,这也恰恰是高校信息化可以发力的重点。

  通过5G、WiFi所架构的移动互联网,遍布校园的智能电源、充电设备和信息交换、共享设施,实施改造后的讨论空间,学生可以在散步时突然驻足写出解决方案,也可以在食堂的小包间里在非用餐时间进行远程互动讨论,通过信息化强大的资源调配和共享能力,真正建设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校园。

  第三,将大学打造成师生的信息共同体。传统的大学正在解构,高楼大厦等基础设施很难反映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更不用说体现它的精神内核了。一直以来道不清说不明的大学精神是什么?

  在没有信息化手段的时候,可以体现为这所学校的历史、教授的风骨、毕业生的水平,当进入信息时代之后,大学精神其实可以被具化,那就是一代代师生在校园中的学习轨迹和思想痕迹。

  例如,一名学子在吃饭时突然对生活或者科研有所感悟,他可以通过餐桌上的终端设备或者扫码进入特定系统并将这些想法记录下来,也许是几个字,也许是很长一段话。

  一个人这样做也许没什么,但如果每一个人都这样做,就如同地壳一样层层叠叠,构成了所有人在大学中的心路历程、记忆的宏大数据流,一所大学真正成为了师生的信息共同体。师生共同构建了那所“看不见的大学”。

《中国教育网络》:在这样的认知下,贵校信息化“十四五”规划的战略重点是什么? 

范士喜:关于学校的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其重点就是信息化与教学科研等高校主体功能相融合。我希望“十四五”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首先,构建实体教学、网络教学和移动教学三位一体的学习空间,支持情境化教学、研讨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实现智慧的授课、学习、管理和评价。汇聚教学资源,结合学生个人学习情况和偏好,通过智能推送,实现智慧的教学提醒、知识测试、学习辅助、建议指导等个性化教学服务。

  其次,基于场景化设计,整合校内科研资源,开展监测感知、安全管控、智慧绿化、新材料设备、机器人服务等科研成果的示范落地应用,提升学校智能水平,持续打造泛在的校园科研成果展示平台,加速成果转化和产业落地。

  第三,构建校园信息化师生多元参与机制,开放数据,让师生参与并建设各类应用服务;建立用户反馈渠道和评价体系,打造校园信息化人人参与、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

    作者:王世新 

  责编:项阳 

   来源:中国教育网络